1、医学生考试作弊成因剖析
1.与现有学业评价体系和考生切身利益相联系的作弊缘由剖析
为何考生敢于违反考试规定,冒着被处分甚至被开除的风险,想通过不正当方法去获得更高成绩呢?笔者觉得最根本是什么原因现在的学业评价体系。在现在单一的评价体系下,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被看作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准则,医学院校也是这样。虽然大家需要大学生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但学习一直是学生的第一要务;虽然大家也提醒学生要看重学习的过程,但最后重视的还是考试的结果。而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结果又与高校奖助学金评定、入党、评先评优以至就业紧密联系。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分数仍然是学生的命根,只须能获得更高的分数就能获得更好的评价和更多的利益。这就驱使着考生去追求更高的分数、更好的成绩,这种追求假如不是通过平常的努力,就大概变成人高考场上的舞弊。
2.与教学管理规范和考试组织规范相联系的作弊缘由剖析
考试组织和管理是教学管理大框架下的一个要紧组成部分。现在,不少高校在教学管理上达成了分级管理,学校、学院、系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在考试组织和抓考风考纪工作上,也规定了学校、院、系三方的责权利,齐抓共管,形成了有效的考试组织规范。医学院校因为其课程设置的特殊性和教学资源的有限性,不少还未达成真的意义上的教学分级管理,在教学运行、学籍管理、考试组织等方面没行之有效的校院系分级管理体制。笔者过去做过调查,可以有效推行教学分级管理的高校,其考试组织和管理也更科学有效,考风考纪工作抓得也更好,考生作弊的几率也更小。而未有效推行教学分级管理的高校,其考试组织甚至具体考务还主要由学校教务处承担,虽然也花费了非常大精力,然而没各学院、系的有效参与,考试组织和考生管理工作不够顺畅,抓考风考纪的工作不到位,不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惩治舞弊。
3.与社会干扰和学校教育相联系的作弊缘由剖析
大学生是高等学校的一员,也是社会、家庭的一分子。虽然大学生在年龄上已经成人,但在思想上,在世界观、价值观方面,在对待学习的态度方面还不成熟,容易遭到社会不好的风气的影响,对待学习和考试心浮气躁,不可以踏踏实实,容易急于求成。高等学校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既要传授科学常识,也要培养学生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正确的价值观。而现在,不少医学院校偏重于对学生医学常识的灌输,忽略了思想道德的培养,特别是职业道德的培养。医学生如没好的品德做基础,就不会有对待科学、对待生命的正确态度,也不会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考试态度。
4.与学校抓考风考纪的态度和考生自己原因相联系的作弊成因剖析
学校抓考风考纪的态度是指学校预防考试作弊和处置考试作弊的有关规范和实质做法的总和。有的学校一贯看重,严格实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置方法和校规校纪的有关规定,预防作弊手段得力,处置作弊准时、果断、严厉,对考生有较强的威慑用途;有的学校考试管理规定不完备,或者规范完备但出于对自己学生的同情和保护,实行不力,使舞弊现象滋生蔓延。除此之外,考生自己原因也是一个缘由,无论学校采取何种方法教育、预防和惩治,还是有个别同学明知故犯,铤而走险,敢于舞弊,如此的学生也给学校抓考风考纪工作制造了不少麻烦。
5.与学习内容和考核方法相联系的作弊缘由剖析
笔者觉得,与文科和理工科的学生相比,医学生的学习任务是相当繁重的。为完成教学计划,每周课时排得非常满,甚至天天晚上和周六都要安排上课,所用的教程,内容较多。医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内容,大多是对已有些经典医学知识和经验的理解和记忆,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占绝大多数。而医学课程的考试相对比较单一,多采取闭卷形式的理论考核,内容多是考察学生对书本常识的理解和学会程度,重点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如此在客观上也促进一些学生想看、想抄,想靠舞弊获得更好的成绩。
2、预防医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
考试作弊现象破坏了考风,影响着学风和校风,甚至对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声誉导致深远影响。长期的办学实践证明,需要很认真地对待考试舞弊这个问题,要把它作为教学管理的一个要紧课题仔细研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结合笔者近几年的工作经验和对该问题的考虑,提出几条对策:
1.进行学业评价体系多样化改革
学生学习计划的拟定与大学期间的努力方向取决于学校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方法。学生为何想作弊?由于作弊是考高分的捷径。为何挖空心思考高分?由于学校主要凭分数评价学生,并以此作为各种利益分配的依据。所以,要改革单一的学业评价方法,采取多元办法评价学生,这主要还是要减少理论考核成绩所占比率,提升实践考核和其他综合表现所占比率。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的培养,应愈加重视动手实践能力。现在教育部拓展的本科教学水平工程建设,其中的“实践革新示范区”、“实践革新项目”等就是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训练和进步实践革新能力。因此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多实践、勤动手,并将实践考核和结果尽量多地纳入学业评价体系。比如将学生参加“实践革新项目”、发表学术论文、社会实践、实验课表现、临床见习、临床实习、参加院系班级实践活动、参加各种社团兴趣小组与学校文体活动等综合考察,并将实践环节的考察结果作为评价学生、分配利益的主要依据,如此既能够引导学生看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又可解决学生过度重视理论考试成绩的问题。不过多样化的学业评价体系内容如何拟定才愈加科学全方位,具体包括什么评价指标及其各部分所占比率,如何计算评价结果,这类问题还需要学校在实践中不断细化和改进。
2.打造完善考试工作分级管理规范
伴随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医学院校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怎么样有效地管理上万甚至几万在校学生,成为教学管理的一大课题。近年来,医学院校也在向综合性大学学习,拟定和推行教学分级管理规范,规定学校、学院、系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责权利。考试管理工作作为教学管理的一个方面,也需推行分级管理。笔者觉得,考试工作的分级管理决不是考虑怎么样把考试组织工作的任务分配下去,而是考虑怎么样最大限度地借助现有教学资源,把考试组织工作做得愈加科学、细致,降低考试违规违纪,创造好的考试环境。在工作实践中,笔者参与了学校考务管理规定的修订。在考务分级管理中,有几个问题至关要紧:在学校组织的各种考试中,学校和各院系履行什么职责,承担什么任务;怎么样在考试组织工作中体现各级管理部门责权利的统一;如何评估考试组织运行的成效。其中的第一个问题,关系到具体考务工作的落实,在大家修订的考务管理规定中作了详细说明,理顺了工作关系,明确了各级管理部门和职员的职责和任务,这是工作顺利拓展的基础和保证。但2、第三个问题在大家的规定中体现较少,由于在责权利统一方面,大家非常难将考试管理从整个教学管理工作中单拿出来,再统计工作量并进行利益分配;其次大家也非常难评价考试组织的效率高低。考试组织工作环节较多,责任重大,所谓的“不出差错”既是最低需要,其实也是最高需要。
3.加大医德教育,强化专业素养
医德是从事大夫职业应拥有的基本职业道德,医德是社会伦理道德的组成部分,也是道德在大夫行业的特殊体现。如何加大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呢?笔者觉得,医德包含方方面面,其中非常重要的是“诚信”思想。作为社会的一员,大家要诚信为人,作为一名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更需要培养诚信的品质。医学生誓言的第一句话是:“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大夫拥有哪种品质才能承载大家将健康甚至生命相托付的重任?笔者觉得就是诚信,诚信是做人之根本,是医德内容的核心。需要医学生学习上要讲诚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努力把书本上的常识变为我们的常识;考试中要讲诚信,认真复习,诚信考试,不弄虚作假,不自欺欺人,考出真实的成绩;实践训练中讲诚信,多训练,勤动手,增强临床操作技能,学会过硬的实践本领;在工作将来更要讲诚信,真诚的面对每个患者。只有拥有诚信的品质才能做合格的医学生,才能在走出校门后成为人民认可的大夫。第二,专业思想教育应贯穿医学教育的一直,使学生深入知道所学专业,对学习学会本专业的常识和技能有浓厚的兴趣和不竭的热情,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主动的追求常识,掌握了、记熟了,自然就不去想考试舞弊了;第三要培养医学人文思想,使医学生对每一个生命个体充分珍视,敬畏、爱惜、尊重每个生命个体的健康和幸福,有如此思想的学生会把学习常识、学会技能作为从事神圣医学事业的必要条件,在学习上不会有丝毫懈怠和粗心,更不会干“作弊”这种自欺欺人的事情。
4.预防为主、惩治为辅,认真抓好考风考纪工作
在学校抓考风考纪的实质工作中,笔者觉得应该坚持“预防为主、惩治为辅”的原则。使学生“不想作弊、不可以作弊、不敢作弊”。为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做好以下几步工作:
第一步需要制定与考试违纪作弊有关的规范和规定,如:《考生守则》、《监考守则》、《违纪作弊行为认定原则及其处置规定》等,这类规定要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
第二步是让全校周知并认真贯彻实行规定。要在学生中宣传,让他们了解考场上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特别要明确考试作弊所要付出的代价;要培训监考教师,让他们熟悉监考步骤,学会监考方法。笔者觉得,监考工作尤为重要,维护考场秩序、预防考试作弊都要靠监考教师。可以说:考试的成败在监考。因此培养一支合格的、固定的监考教师队伍非常有必要。可以从全校教师中挑选一批负责任且沉迷监考工作的教师,对他们进行监考工作培训和考核,考核合格后获得监考资格,发放监考证,并持证上岗。
第三步是考试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考试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除去监考以外,还应包含学生所在院系和课程开课学院领导的巡考、教务学工纪委等有关职能部门领导的巡考、学校教学督导专家的巡考。除此之外,还要在学生中培养一批考风考纪监督员,既监督考生,又监督监考教师,还能向有关部门反馈考风考纪的其他状况,如此形成互相监督,一同维护考场秩序的局面。
第四步是对考试违规违纪的处置。处置工作要准时、公正、严肃。准时就是要快,发现问题当场处置,决不拖延;公正就是调查取证准确客观,处置决定有章可循;严肃就是照章办事,不留情面。笔者觉得:“考试违纪就像高压线,大家都不可以碰”,要让所有人了解学校对考试违纪的态度是“零容忍”,无论是哪个,坚决处置,如此才有震慑用途,学生才不敢作弊,教师和管理职员才不敢懈怠。
现在,学生作弊方法日益多元化,而且愈加隐蔽。在全国大学英语4、六级考试中甚至出现了高科技作弊方法,其作弊工具,如“米粒耳机”、“作弊眼镜”、“作弊文具”等,有的凭肉眼根本没办法分辨,让人防不胜防。这对反作弊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需要。所以在“人防”的同时要增加“技防”方法,如配备金属探测器、手机信号屏蔽仪、作弊克等,以人防为主,人防与技防相结合,能达到非常不错的成效。
5.与课程学习内容相结合,倡导多种考核方法
与文科和理工科学生相比,医学生的学习任务相当繁重,假如多考察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一张试题定终身”,学生难免会推行作弊。对此笔者觉得: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应主动为学生“减压”,在制定考核方法时愈加科学化、多元化、人性化,结合不同课程学习内容,采取多种方法考核学生。
医学课程的考核,从内容上看,分为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理论考核从形式上又分为闭卷考核、开卷考核、随堂考核等。现在,闭卷形式的理论考核在医学课程中仍占非常大比率,笔者所在学校约占到4/5,而考核内容又多是需要死记硬背的,这给学生筹备考试和学校防范作弊带来了非常大重压。为减轻学生重压,降低考试作弊可采取以下几种办法:
第一,降低闭卷考核比率,增加开卷、随堂考核比率。一些课程,如思想政治教育课就可使用开卷和随堂的形式考核。笔者觉得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目的是培养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想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会了大多数基本理论,大学阶段应该是运用理论剖析社会时政、表达政治理想和看法、投身社会实践。所以对思想政治课的考核应该是开放式的,既包含内容上的开放,也包含形式上的开放。内容上可就时事政治和社会热门命题,没固定答案,只须言之成理;形式上可采取念书笔记、技巧领会、演讲报告、社会实践等,如此的考核形式灵活,内容多样,学生非常难筹备抄袭资料也就无法作弊了。
第二,降低理论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率,增加操作技能考核比率。对医学生来讲,更要紧的是提升临床技能水平,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课程考核尤其是专业课程的考核上,应增加实验成绩、见习成绩、实习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率,减少理论成绩所占比率,引导学生努力学会实践技能,为以后从医作筹备。
第三,改变“一考定终身”方法,增加形成性考核。一门课程的成绩由课堂表现、平常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等构成,每一部分在总成绩中占肯定比率,既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又能不断督促学生学习,真的体现了“重学习过程、减考试重压”的思想。